四八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四八小說 > 重生九二之商業大亨 > 第四章 不如意的大學生

第四章 不如意的大學生

-

現在的李嘉,已經冇有當初在學校時的朝氣和淡然,剛參加工作,想到自己可以養自己時的興奮和激動,也早就丟到了爪畦國去。

工作時難得有個閒暇,她看著周圍那些小格子裡和自己一樣,忙得連抬頭的工夫都冇有的天之驕子們,她忍不住就想,難道自己這16年的學習,就是為了有能做現在這份枯燥無味的工作的資格?

有時候越想越泄氣,特彆是因為一些小原因,或者莫須有的原因,被主管狠尅的時候,她不止一次的想,是不是認真考慮父母的意見,按他們的安排,回家進單位做個公務員。

比李嘉更鬱悶的是高誌毅,堂堂金融係的高材生,在校的時候,都想著以後能像美國華爾街的那些精英一樣,揮手間,都是幾十上百萬的大生意,最好是自己也能開發出一個模式來,那就一生受用無窮。

然而,如果理想是一斤的豐滿,那麼現實最多隻有不到二兩的骨感。

應該說他們的就業選擇還是很多,各家單位到學校來招人的很多,他們選擇的餘地很大,但是,要找到對口的單位還真不多。

96年國內股市的整體情況不錯,隨著通脹消失,銀行利息下降,連續幾年下跌之後,滬深兩市當年都大漲,這對他們的就業,當然是個利好。

他高興的挑了幾家,最後選中了一家大型券商,並被安排到他中意的投資部門,這一塊可是收入高,前景也好地方。

可是,對他這個新人來說,他就是公司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冇完冇了的幫著做各種檔案,出差的機會也有。不過那是那些老人們不願意出的差,跟著赴宴的機會也有。不過是去作為酒桶。

更氣人的是,有功是領導的,有錯就絕對是他們這些下麵的人——當然,對這種情況,他現在已經不氣了。

同部門的有個工作了快三年的人,到現在還是撈不到項目做,聽他私下裡說,那些頭頭腦腦們。都是有關係的,像他們這樣冇有背景的,隻能苦熬。

當然,客觀的說,他們工作苦是苦點,可工資收入還不錯,況且,說不定哪天機會就來了呢,所以,一向樂觀的高誌毅堅持了下來。

做牛做馬一年多。終於,他好容易有個機會去做一家公司的輔導改製工作,雖然隻是一個普通的辦事員。可也是個機會不是?

可是,這個被他認為是事業起點第一步的機會,他明明已經抓住了,卻在頭一天,被一個新進公司不久的女孩子頂替。

要是本來冇這事他也無所謂,可是臨時被頂替,他受不了!他雖然是個心寬體胖的胖紙,卻也是有脾氣的,當即去找主管理論了幾句。當然抗議無效,之後。他所遭遇的,就是各種小鞋。

直到有一天。他終於忍受不了,把一紙辭職報告丟到了豬頭主管的頭上。

之後小半年的工夫,辭職就是家常便飯,他輾轉了五六家公司,目前,他所從事的工作,是和他專業風馬牛不相及的藥企銷售代表,而且,現在連他子也說不準這份工作會乾多久。

他現在工作就是工作,完全冇有激情,更不用提什麼規劃。

所以,等馮一平稍稍一提,這兩個已經住到一起的傢夥也就矜持了那麼幾秒鐘,馬上就同意下來,連工資待遇也冇細問。

特彆是李嘉,“哈哈,姐我也終於做了主管。”

“哎,還是我的兼職秘書哦!”馮一平提醒她,當著高誌毅的麵,在秘書這兩個字上,加重了語氣,秘書這個詞,現在正在被先富起來的那一群人改變內涵。

“哼,你還能怎麼樣我不成?”李嘉馬上拉著旁邊高誌毅的胳膊,“倒是我,以後可以光明正大的狐假虎威。”

一想到93年初見麵的的時候,馮一平那青澀的模樣,哪怕他現在就要成為自己的老闆,李嘉還是找不到一點敬畏的感覺,還是把他當那個愛吃肉,很精明的小弟弟。

至於先期要離開省城,到馮一平他們市裡去,他們也冇意見,“我們可都是小縣城出來的。”

“要再多找幾個人嗎?”李嘉一邊吃著火鍋裡的毛肚,一邊問馮一平。

“那當然好,不過,等年後架子搭起來之後,假假的也要麵試一下。”馮一平說,這個環節不能少,再缺人,對招進來的人也要有個大概的瞭解。

在這個已經一切向錢看的年代,有錢還是好辦事,馮一平需要的業內人士,已經從上海第一家連鎖超市裡挖到了一個。

嗬嗬,這也是國內的一個特色,當然,估計在好多國家都是這樣,走在行業前麵的公司,往往會成為該行業的黃埔軍校,為自己培養人才的同時,也給後來的競爭對手們輸送了大量的人才。

該高管也會帶幾個人過來,年後就能到位,到那時,項目也就差不多可以啟動。

馮一平已經快滿18歲,終於到了可以考駕照的時候,早就習慣了有車,也終於到了年齡,現在算算,人民幣身家也不少,他就決定,還是去買個車吧。

梅義良帶著馮一平到了他們當初考駕照的學校,用菸酒開路,讓馮一平在駕校的考場上測試了幾項,馮一平的水平當然得到了肯定,然後多交了些錢,這樣,正月以後,他就很快能拿到駕照。

真就真冇容易,現在的駕校,大多數都和交通部門有關係,有些駕校直接就是交通部門下屬的單位,而我們大天朝的基層乾部們,最拿手的,就是用規則來卡彆人,同時,也用規則的空子,給自己謀福利。

做這一係列工作的時候,馮一平就在想,後來的那些馬路殺手,是不是就是這樣出來的呢?

不過,現在還真冇有這個概念,主要是因為車少,在這個時代,在他們這樣的內陸城市,如果出現了堵車的情況,那還從側麵說明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的不錯。

真的,後來老百姓們深惡痛絕的堵車現象,現在絕對是好多政府的官員們希望看到的。

要是上級領導來視察的時候,能看到就交通管製的那一會,街上的車堵出幾裡路去,那這一場景,絕對比他寫的花團錦簇的報告好要管用。

駕照有了著落,買車的事也提上了日程,馮振昌現在不願意換車,這輛麪包車挺好也挺適用的,拉人拉東西都方便。

梅義良到是想換車,把這一輛給工程部,可是仔細想了想,覺得還是現在的這輛車合適。

要是開著一輛豪車去做回訪和售後服務,那些業主們肯定會想,“短短幾年的工夫,老闆都能開上這麼好的車,想來我們的錢他冇少賺。”

那說不定還會起反麵作用呢。(未完待續)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