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四八小說 > 隆萬盛世 > 第974章 家丁

第974章 家丁

-

李成梁自接手遼東總兵官後,也是在蒙古人和女真人之間來回征戰,雖然戰功積累了一些,可人終究還是會疲累的。

移建寬甸六堡,就是為了拖住女真人,打算集中軍力重創饒邊的土蠻部。

不過譚綸也知道,魏廣德的目標並不在蒙古身上,而是更看重重創女真。

“暫時還冇有,那裡接近建州女真部,張巡撫出行必然要多加小心。”

譚綸答道。

“自成化朝對女真用兵以來,經過這些年又開始威脅我大明邊鎮,不得不防,我是計劃在寬甸重創女真部後,再次複製成化犁廷,大規模剪除女真諸部實力,讓他們至少一百年無力犯邊。”

魏廣德這次把心中真正的打算說了出來。

前次商議時,他隻說要擊敗建州女真王杲部,為這些年侵犯大明邊境付出代價。

而這次和譚綸密謀,則是直接說出複製成化犁廷的效果。

譚綸在聽到魏廣德的打算後有些遲疑,終於還是不忍說道:“善貸,你可知道成化犁廷的慘狀嗎?”

“搗其巢穴,絕其種類。”

魏廣德隨口就說道。

譚綸聽到這兒也沉默了,這話他冇法反駁,因為這就是當年明憲宗朱見深下令的命令。

按照當時官方文檔的記載,此戰“強壯就戮,老稚儘俘,若土崩而火滅,猶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豬其宅,杜其穴而空其巢,旬日之內,虜境以之蕭條。”

“既如此,那我就給李成梁下文,讓他此戰需調集遼東軍精兵強將,畢其功於一役。”

知道魏廣德的打算,譚綸就得從軍事方麵著想,自然要早作打算。

兵部為此戰不僅要下令調集遼東的精銳,還得準備充足的戰爭物資以備。

“此戰,不僅要削弱女真實力,對女真各部那些大姓也要剪除。

他們一向是女真部族的首領,若是一戰能徹底消滅這些所謂的首領酋長,剩下的女真部族相互之間爭奪首領之位,就足夠他們亂上一陣。

等他們內耗結束,又排出高低後,自身殘餘勢力也是大損,與我大明有利。”

魏廣德不可能說出要殺死努爾哈赤祖先的事兒,即便他知道滿清皇族姓氏是叫愛新覺羅,但也不可能直白的要將其一組徹底剪除。

隻不過魏廣德不清楚的是,就算他點名要李成梁消滅愛新覺羅氏,李成梁也是冇法完成的,因為這個時候的遼東根本就冇有“愛新覺羅”這個姓氏。

清王朝皇族愛新覺羅這個姓氏,其中“愛新”是滿語中“黃金”的意思,覺羅作為姓氏,發源地在寧古塔舊城東門外三裡。

愛新覺羅派應該是生於覺羅一姓,據學者考證,覺羅為金代的夾穀或夾溫氏,努爾哈赤開國之際,於覺羅姓氏上加愛新,以顯示其高貴,由此正式命名。

加入“黃金”的意思在裡麵,多少也顯示出努爾哈赤受到了蒙古“黃金家族”的影響,想要建立類似黃金家族這樣的家族。

所以這會兒,努爾哈赤的祖輩都隻有覺羅氏,而覺羅氏在女真族中也是個大姓。

除愛新覺羅外,覺羅這一姓氏還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通顏覺羅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

此時的愛新覺羅氏還隻是一個人數很少的家族,包括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六祖以及他們22個兒子所組成的家庭。

“剪除賊酋自然是要的,我會給李成梁去信,詳細交代此事,隻是朝中是否會反對此時發對動女真部族的戰爭?”

魏廣德這個要求,譚綸並冇有覺得意外。

戰爭中講究擒賊擒王,剪除女真部族首領家族,確實會讓戰事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女真陷入內亂,這對大明是有好處的。

不過,譚綸擔心兵部佈置這樣大戰的準備,朝廷,特彆是戶部會不會反對。

“此戰最早也會在明年發生。”

魏廣德想想就說道:“屆時,我會要求明年海運漕糧增加運輸數量,漕船直抵蓋州,做為此戰軍需,調動多少兵力,需要儲備多少糧草,兵部要早作籌劃。

還有此戰的軍餉犒賞,直接從江南調運,就不送抵京城戶部了。”

魏廣德此時已經開始為明後年遼東的軍事行動進行考慮,要求兵部為此開始準備。

“至於你擔心的內閣和戶部,還有其他人的反對,我會想辦法說服他們。”

魏廣德這時候笑道,“我就不信了,女真部族多次侵擾遼東邊鎮,殘殺大明軍將,難道朝中就真的冇有怨言,不想進行報複。

誰敢反對,我就發動言官彈劾他,讓他坐不穩這個官兒。”

“可要是首輔那邊.....”

譚綸遲疑著說道。

現在魏廣德和張居正的關係,譚綸多少也是知道的,他就擔心張居正反對。

“叔大不會反對,他要對內施政,改革朝政弊端,這個時候需要安寧的外部環境。

當初支援高拱推動的大同和議,即便一些條款對我大明不利,也選擇接受就是明證。

草原太大,明軍無力深入圍剿,所以隻能是綏靖之策,而對女真這樣的小部族實力,我大明則無需如此,隻要雷霆之勢一舉滅除就好。

邊境安寧了,他纔好放手對內進行改革。”

魏廣德覺得張居正不會反對此事,其實最大的阻力還在於朝廷財政困窘,可能無力支援這樣的戰爭。

不過魏廣德也不認為大明連這點財力都拿不出來,畢竟是小部族,又不是控弦十數萬的蒙古人。

大明對女真用兵,幾萬人已經足以,已經可以把女真人趕到長白山深處去躲避了。

女真人雖然有好幾萬,可畢竟分成多個部族,隻要各個擊破,其實萬人就夠了。

多調動一些兵力,主要就是為了把地犁乾淨,不讓有漏網之魚。

譚綸微微點頭後,不經意看到魏廣德手裡的戰報,這纔想起此番來意,急忙說道:“來這兒是為了薊鎮事,怎麼說道遼東去了。”

“不礙事,薊鎮有戚繼光在,你我都應該高枕無憂纔是。”

魏廣德也反應過來,話題扯遠了。

“戰報先留我這兒,晚點我交到首輔值房去,我意這個董長禿先留在薊鎮,看看董狐狸的反應,若是朵顏願意臣服纔是上策。

薊鎮烽火可解,此次對遼東用兵,讓戚繼光派出一軍去助戰。

聽說他這一年又練出兩路軍馬,派過去,薊鎮留兩軍足矣。”

魏廣德安排道。

“薊鎮軍赴遼東?”

譚綸聽到魏廣德的吩咐就是一皺眉,他做過薊遼總督,對於薊鎮和遼東之間的一些惡戳事兒,多少也是清楚的。

薊鎮派兵助戰,看似是好事兒,可遼東那邊未必會如此看。

雖然此時遼東還冇有明末軍鎮割據的勢頭,但其實在這會兒多多少少已經有了苗頭,那就是排外。

遼東軍畢竟就那麼多官職,他們還是喜歡使用遼東本地軍將家族成員,並不喜歡外鎮兵將過來搶他們的位置。

當然,現在他們還不敢做的過火,畢竟大明朝還如日中天,並冇有要滅亡的征兆。

至少,在俺答汗做了順義王後,大明表麵上已經冇有了強大的敵人,自然冇人會想到幾十年後大明就會滅亡,改朝換代。

魏廣德若是冇有後世曆史常識,他也不會這麼想。

看出譚綸表情為難,魏廣德就問道:“怎麼,此事有難度?”

“調薊鎮兵馬去遼東,會不會有搶功之嫌?”

譚綸適當提醒道。

“搶功?”

魏廣德聞言就是皺眉,他多少聽出譚綸話裡的意思,於是問道:“你是說薊鎮軍和遼東軍不和?”

“山海關內屬薊鎮,關外屬遼東,都是遼西走廊咽喉。”

譚綸依舊是點到為止,不過魏廣德也能夠想明白意思。

遼西走廊就是聚寶盆,遼東和大明這邊的聯絡全靠此處,兩邊軍將肯定都需要打發的。

當初魏廣德和遼東商人聯絡上,不就是商人為了避開這條走廊,直接走海路進行貿易。

可見,這條路上不僅危險,明朝兩鎮的軍將胃口也是不小。

而且,有了這條訊息,魏廣德也多少能想明白為什麼明末那會兒,遼東明軍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居然還是堅持不進山海關。

進了山海關,那可就是薊鎮的範圍,自然要聽命薊鎮總兵府。

即便明末特殊,山海關成為遼東軍最後的駐地,那也是因為薊鎮不想直麵後金,所以才把此地讓出來交給遼東軍,多少是個緩衝。

“當初李成梁是誰舉薦的?”

魏廣德冇追問兩軍之間的惡戳,而是問起李成梁來。

“李成梁是嘉靖後期由遼東巡撫李輔發掘啟用,積功成了險山堡守備。他升遼東總兵官是在隆慶四年,那時候你正好回鄉丁憂。

對他的提拔我聽說是張居正提出,高拱認可的結果。

那時候遼東戰況慘烈,從嘉靖四十二年楊照遇襲戰死,隆慶四年寇犯錦州,總兵官王治道戰死,短時間裡大將接連死了好幾個,邊疆形勢十分危急。

李成梁就是在總兵王治道戰死後臨危受命,被撰為遼東都督僉事,成為遼東總兵官的。”

譚綸當時在朝,自然對遼東軍將如數家珍一一道來。

魏廣德邊聽邊點頭,應該說任命李成梁肯定是對的,這個人的名字他在後世也有耳聞,算是明朝穩定遼東的重要武將。

“隆慶五年土蠻糾集蒙古女真諸部大舉入塞,遼東巡撫張學顏與李成梁分彆率領大軍迎戰。

李成梁與土蠻部遇於卓山,破土蠻萬餘人,乘勝追擊,直抵土蠻巢穴,斬土蠻部長二人,斬首五百餘級。

隆慶六年十月,土蠻六百騎集遼陽北河,李成梁擊走之。

今年李成梁破土蠻於鐵嶺鎮西諸堡,其間朵顏兀魯思罕以四千騎毀邊牆進犯,也被李成梁擊敗。

這幾年,李成梁為遼東安定居功至偉。”

魏廣德聽了譚綸的講述,對李成梁有了一個看法,那就是打仗厲害。

至於其他的,魏廣德也不多想,武將隻要能打勝仗,其他都不用上心。

做的內閣這個位置,魏廣德已經是隻看結果不看過程的人,隻要能做事兒,自然就該加官進爵,至於是張居正提拔的,這個倒是無所謂。

“他這樣的人,也壓不住遼東軍將嗎?”

魏廣德點著頭,不由得問道。

“善貸,你也不是不知道,如今我大明邊鎮將領,多是將門子弟,這關係負責的很。

那些人,打仗或許不如李成梁,但是串聯起來,實力也是不小。

至於李成梁能夠穩住遼東,這還的說他在險山堡做參將時招募上千家丁,就是因為有這支人馬在手,他在遼東各地征戰才能勢如破竹,戰無不勝。”

譚綸解釋道。

“遼東軍打仗靠家丁私兵?”

魏廣德有些驚訝,急忙追問道。

魏廣德知道軍將豢養私兵,都是以家丁的名義在將領身旁,承擔護衛、傳信一類的職務,有時候也會承擔全軍先鋒官的角色。

但是江南衛所,將領的家丁人數並不多,而且不管是魏廣德熟悉的九江衛,還是馬芳、俞大猷,還有戚繼光率領的軍隊,可都冇有大規模訓練私兵。

都是抽調大明衛所和營兵精銳進行訓練,充做戰場上的戰兵。

乍一聽到李成梁居然有上千的家丁組成的私兵,能不驚訝纔怪了。

在他看來,將領身邊有幾十上百人還可以接受,就當警衛部隊好了,可李成梁那可是上千人。

“大勢如此,朝廷也是不得已,隻得聽之任之了。”

譚綸明白魏廣德擔心什麼,但即便他是兵部尚書,其實能做的也不多。

畢竟,將領豢養家丁不是李成梁開始的,說起來要追溯到正統年間。

正德朝想要改回來,但是失敗了。

之後就隻能聽之任之,冇人再願意得罪這群有實力的丘八。

嘉靖年間,有關家丁作戰的記載開始增加,家丁因作戰勇敢而被記錄在史書上,甚至連明史稱讚都記載“出奇製勝,得士卒死力,雖古名將何以加焉。”

“此戰後,李成梁要換地方,不能繼續在遼東呆下去了。”

魏廣德這時候不再繼續說家丁的事兒,而是開口告訴譚綸。

“上千家丁,一月軍餉最少上千兩銀子,錢從哪兒來?

若是不及時把人調離遼東,那裡將來到底姓什麼都說不清楚了。”

看到發呆的譚綸,魏廣德解釋道。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