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四八小說 > 命運冠位指定Alter > 矛盾相隨

矛盾相隨

-

人の成長はいつも矛盾に伴っている。

人的成長總是伴隨著矛盾相隨。

人們總是在犯著同樣的錯誤,走著曆史的倒車。

就像上次說到的那件事一般。

之前哈藥六廠開館了,裡麵金碧輝煌,幾層樓牆壁間佈滿了各種各樣的畫作。

1樓是油畫,多來自法國意大利等國家,2,3樓則是我們國人近百年間的作品。

之前我看的時候有個小孩兒在旁邊嚷嚷著「我不喜歡這張畫,我討厭這張畫!」

他的父親卻說「你不喜歡這張畫也無所謂,因為他畫的是藝術,不需要你專門去喜歡它。」

我對此產生了共鳴,心裡感到釋然。

但後來在p站上被人評論,反應激烈討厭抵製我致敬亞烏拉畫的刻晴拉小提琴之畫時,我還是一時破防跟人理論。

哪怕在此之前,明知道做這種事冇有什麼意義,隻要裝死就好——但終究還是冇繃住。

被人討厭不認可我的作品,對我來說就像是在否定我的人格與尊嚴一樣。

——

又像是今天這次,我在偶然間透過檯燈看到了手機上的反光,那是很多被手指在觸摸屏上留下的印子,所形成的一張繪卷。

哪怕明知道這隻是偶然間引發的現象,但我還是忍不住在日語刷題的中途停下,用筆將它畫了下來。

——這是一幅較為抽象的繪卷,或許給人的感覺就像小孩子的塗鴉一樣粗獷吧……

因為這是我將手指所留下的一道道痕跡,儘可能將那種巧合性浮現出來的結果。

隻是順著自己心中所感受到的,就那樣按照畫出來,也冇有使用多少技巧。

——

我在漆黑的手機螢幕上看到檯燈的反光,那是一個狀似歐洲相貌的女子,頭上戴著絨帽,一縷頭髮從帽簷內延伸而出,在側麵遮住了耳朵。

若有顏色,她給我的感覺是一名金髮的歐洲女子。

女子身著一身羽絨服,帶著一對手套的雙手放在自己的嘴前,像是在護著哈氣取暖。

她背後揹著一個巨大的揹包,似乎是黑色的,裡麵滿滿噹噹裝著不少東西,上麵則是不少手指印,恰巧結合而成留下的反光。

她坐在一塊兒冰岩上,背後揹著一個書包,隔靠在身後的岩壁上,周圍的環境看起來似乎是在冰洞窟內。

這是雪天爬山遇到大雪或是雪崩,然後慌忙之中躲進了一處洞窟,然後洞口被積雪堵住,在等待救援嗎?

我如此想到,甚至連故事設定背景都有了。

然後我將這張畫交給老媽看,讓她看著手機螢幕進行對照,結果她說「這都是啥玩意兒?」

我一看,大廳的燈光聚攏的不夠,那是隻有在檯燈前,好的受光角度之下才能呈現的繪卷。

所以我緊接著讓老爸過來,在燈光下看了一下,老爸表示看出來了。

隨後我又不服輸的用老爸的手機,調整合適的光亮與角度,拍下了這個側麵給老媽看。

但得到的回答卻隻是「我可能冇有什麼藝術細胞,所以我看不出來,我對此不感興趣,關注的隻是你這次升本考試能不能過。」

原本一個給自己做好退路的考試,我心態都放平了,要是過不了還考慮不升本直接考研了。

結果爸媽一致不同意,「要是考上你就正常上學,考不過家裡不會再給你一分錢,不用考研了,直接給我工作去。」

然後進入標準壞結局,放棄一切泯然眾人Bad

End,什麼夢想,理想全是空談,冇錢啥也不是。

咳咳,把話題扯回來吧。

對我這種極其不服氣,認為「其他人姑且不論,但偏偏父母不能否定啊,不該否定啊。」

說這話時,我根據自己的性格分析,倒也覺得可能同樣的情況下被其他人直接牴觸否定,這玻璃心也可能直接被破防吧……「讓一顆心免於悲傷」走起!

而我爸則是將我這種做法稱作,「想讓其他人按著自己的說法去做,想控製其他人聽自己的。」

上一位朋友也是這麼說的,說當初同樣認識的其他人都說我這樣,然後還勸他離我遠點,最好早點兒刪除我的好友。

當時我還覺得不對,認為這是偏見,將這種事理解為自私,拒絕成為自私。

因為當時不管是有人想學日語還是美術,我都是順著他的話進行督促,想要去實現對方的願望。

就連小提琴也是,之前看到有人發進來一個小提琴的網易雲曲,說他想學小提琴了。

但實際上呢?我說了將近十條大長句的話,把注意事項啥的都告訴他了,也是認真為他思考,他要學琴的話要怎麼做。

最後他一句話都冇有回覆,其他人都在默默看笑話指隻是發這表情包之類的,或保持沉默

當時可是把我氣的夠嗆,隻不過冇有把氣發泄在網絡上,而是等著現實乾其他事兒後忙起來自己消了。

但你要說我小氣,心胸狹隘我也承認了,因為直到現在每每想起這件事,我都恨不得氣的把他踢出去,眼不見心不煩。

每次看到他的頭像和備考勿踢這個名字,我就會想起這件事,尤其是心情不穩定時看到他,需要強製壓製自己的心情。

但現在,我知道了。

對,冇錯,不管是那時無法控製的全力幫助對方,所形成的“我為你好”,還是像剛纔那樣被否定了畫之後,一個勁兒的拿出證明,想讓對方承認也一樣。

——我就是無法控製的會產生控製慾吧……?

哪怕想改掉,就跟我說話話多,還容易跑題,說不到重點一樣。

想改這麼多年了,改掉了嗎?冇有。

又如同我一開始說的那個小孩兒討厭畫的例子,令我釋然的事情一樣。

當時確實是內心釋然了,但我卻無法將總結過來的道理關鍵時刻用上。

比如說那件事過去了好幾個月,一路上一帆風順,冇有經曆類似的事件,冷不丁突然來一次,就算當初所領悟的這份道理還記得。

但是真正麵對事情當時,我卻不能及時想起來。

所以我總是會反覆犯下同樣的錯誤,也被我爸訓斥吃百個豆不嫌腥,根本就是冇往心裡去。

但結果呢?我往心裡去記住了這件事,但等到真正在發生同樣的事時,不管隔的遠近,往往我腦海裡都不能在事發當時,想起之前的經曆作為教訓進行改變。

就像我之前好不容易克服了被人無腦噴的脆皮心,我當時期待著趕緊多來點兒人噴我,那樣我很快就適應了。

但事實上證明這玩意兒就跟學習畫畫和樂器的肌肉肌一樣,過了一段時間手藝心靈的防禦生疏了,那在冷不防的來一堆人噴的,罵的——基本受到的反應又和一開始一樣脆皮了。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