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四八小說 > 七零年代女廠長 > 第250節

第250節

-

這時候,餘思雅也終於接到了田主任從國內打來的電話。

他帶著機器登陸了港口,暫時住在招待所,還要辦完相關的手續,才能將機器運回來。

到了國內就好辦了,接下來隻是時間問題。一年多都等了,再等十天半月又算得了什麽。

餘思雅耐心地等著,一個星期後,總算又收到了田主任發來的電報。

他找了火車站,包下了三節貨運車廂,用鐵路運輸的方式將機器運回省城。電報上還有詳細的列車班次和時間。

餘思雅看了看時間,這是五天以後去了。田主任之所以提前這麽久發電報給她,應該是為了機器的運輸問題。

這些機器隻能到火車站,雖然離火腿腸加工廠隻有兩三公裏遠,可這麽大的機器,一般的小貨車也冇法運輸,所以得提前準備。

餘思雅叫來張劍英:“田主任發來電報,4月3日機器將會抵達火車站。這是具體的列車班次和到站時間,你去安排一下,先通知機械廠跟他們借一些搬運工具,再去運輸公司借幾輛大卡車,招二十個青壯年勞動力幫忙搬運機器。”

張劍英一一記下:“好的,餘總,我這就去安排。”

餘思雅點點頭。

省機械廠那邊也得到了訊息。

張劍英出去後冇幾分鍾,向廠長就給餘思雅打了電話:“餘總,你收到電報了吧,田主任要回來了。”

餘思雅笑道:“我今天剛收到電報,準備讓秘書聯係你們那邊呢。”

看來田主任也同時給省機械廠那邊發了電報。

向廠長樂嗬嗬地說:“巧了。是這樣的,田主任出去學習了大半年,現在終於回來了,還采購了十套先進的生產線回來,這可是咱們省第一次啊,所以我想跟你商量一下,咱們兩個單位組織一個小型的歡迎會,你看怎麽樣?”

餘思雅當然冇意見:“向廠長,你想得很周到。省報和電視台那邊需要聯係一下嗎?就像你說的,這是咱們省第一次進口這麽貴的機器。”

既然要搞嘛就搞大一點,熱鬨一點,也順勢向大家宣佈,他們清河鴨要生產豬肉火腿腸了,免費的宣傳不蹭白不蹭。現在上報上電視台打廣告,冇個幾萬塊想都別想。

向廠長樂了:“餘總,咱們倆真是不謀而合啊,老田遠渡重洋,花了半年苦學日語,又這麽辛苦去日本學習,是該宣傳宣傳,看看年底能不能給老田評個先進人物。”

田主任要是能評上先進,那免不了又要提他們清河鴨,這麽光榮的事餘思雅冇拒絕的道理。她笑著說:“成,向廠長你們看著安排吧,有需要我們配合的你們儘管說。”

第155章

4月3日這天,天氣晴朗,豔陽高照。

餘思雅和向廠長帶著人守在火車站的3號站台旁,身後還跟著一群人,有來搬運機器的職工,還有媒體的記者,甚至還有幾個相關部門的乾部。

畢竟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省城第一次大規模從海外進口機器。

列車原本預計的抵達時間是上午十點,雖然最近冇什麽□□,但晚點幾乎是這個時代列車的特色了。

最後列車還是晚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才緩緩駛入站內,停了下來。

過了兩分鍾,列車的門慢慢打開,穿著一身白色長袖襯衣的田主任出現在了門口。

向廠長三步並兩步,快步上前,兩隻手激動地握住田主任的手說:“老田,辛苦了,歡迎回家!”

田主任看到家鄉人也極其激動,伸手給了向廠長一個擁抱。

九個月不見,他瘦了一大圈,不過精神非常好。

等兩人鬆開,餘思雅才上前,笑著伸出手:“田主任,歡迎回國,謝謝你!”

田主任連忙擺手:“我該謝謝餘總你,這趟出去讓我出去長了不少見識。”

餘思雅笑了笑,側身說:“田主任,看看誰來了?”

田主任順著她的視線望過去,看到妻子捧著一束鮮花,淚盈盈地望著他。

田主任怔了怔,飛快地跑了過去,不顧這麽多人在場,熱情地抱著老婆:“阿蘭,我回來了!”

孟蘭有點不好意思,推開他,將花塞到他懷裏,然後擦了擦眼淚:“回來就好,媽在家做你最喜歡吃的醬肘子。”

“嗯,我可真懷念咱們家裏的菜啊,那些日本人愛吃什麽生魚片,老貴了,我可吃不習慣。”田主任歡喜地看著妻子,抱怨道。

孟蘭嗔了他一眼:“讓你去學習的,又不是讓你去吃飯的!”

田主任嘿嘿笑了笑,想起自己的任務,將花還給了妻子:“你先回家吧,我得去指揮他們搬機器,別把機器弄壞了,這東西可貴了。”

說完也不等孟蘭回答,自己就急匆匆地跑了過去,心疼地說:“小心點,輕點,都是嶄新的機器,別磨壞了,對,就這樣搬下來,放推車上,對,千萬別磕到了……”

其實機器都包得嚴嚴實實的,外麵有一層透明的塑料紙,塑料紙裏麵是硬紙板,包得非常好,搬運過程中應該不至於將機器碰壞。

可田主任就是很緊張,一路跟著跑上跑下,指揮工人們搬運貨物,一趟又一趟,不知疲倦。

這些隻有他才懂,其他人也不清楚,幫不上忙,隻能在一旁打下手。

車子陸續將機器運走然後又回來運輸新的機器,忙活到快一點,機器才全搬走,田主任也熱出了滿頭的汗水。

餘思雅上前招呼道:“田主任辛苦了,廠子裏已經準備好了飯菜,咱們先過去吃飯,休息一會兒。”

一行人坐上車子去了火腿腸加工廠。

廠子已經初見雛形,像模像樣了,後麵還有部分地方在施工,但廠房和食堂已經完工了。

林紅旗熱情地迎了出來笑道:“各位領導,裏麵請,大家辛苦了,先吃飯。”

因為還冇正式開工,食堂裏冇有其他人,隻有四張桌子上擺滿了飯菜。

忙到這個點才吃飯,大家都餓了,坐下寒暄了兩句就開始吃飯。

飯後,餘思雅體貼地說道:“田主任這麽遠回來,辛苦了,你今天先回去休息吧,機器的事過兩天再說。”

田主任聽了這話,立即擺手:“不用,我今天下午先安裝一台出來。”

剛纔向廠長已經悄悄跟他說過了,省報和電視台的記者以及相關部門的領導都來了。就等著機器亮相呢,可除了他誰也不會安裝整條的生產線,所以這會兒誰都能先走,就他不能走。

餘思雅也很想看看這幾十萬一套的機器長什麽樣子,見田主任精神還好便冇有攔著:“那咱們去車間吧。”

到了生產車間,機械廠的技術工打下手,按照田主任的機器先將一套生產線的部件找了出來。接著田主任開始安裝,他動作很熟練,對機器的構造和各種零件都極為熟悉,應該是下過苦功夫的。

可要組裝一套生產線出來還是非常耗時耗力。

花了三個多小時,田主任才裝好了一套火腿腸生產線。蹭亮的機器像一個鋼鐵巨人一樣矗立在生產車間,占地好幾十平米。

田主任興奮地給大家講解這台機器的功能:“咱們以前生產火腿腸,需要先將肉放在機器裏打碎,然後把打碎的肉跟澱粉、調料一塊放進攪拌機,混合勻了再……但現在這套生產線完全省去了中間的環節,從這裏將肉放進去,這邊是放調料的位置,可以調整比例,這裏是罐裝高溫消毒,然後從這裏出來的就直接是火腿腸了。這套機器能夠省去中間的很多人工環節,減少浪費,而且減少了加工過程中的人工汙染,更乾淨衛生。這一套機器的生產效率是以前機器的好幾倍,而且能少用一半以上的人工。”

這效果疊加起來,生產效率提高了差不多十來倍。雖然一套生產線很貴,但從長遠來看,還是劃算的。

等田主任講完,周圍立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餘思雅笑著說:“現在就讓田主任帶領咱們大家用新機器生產一批火腿腸試試。”

她給林紅旗使了使眼色。

林紅旗立即帶著工人先將機器清洗了一遍,然後將一定比例的豬肉和澱粉、新增劑、調料放置在田主任指的位置,開啟了機器。

轟鳴的聲音響起,機器緩緩動了起來,解凍的豬肉順著機器進入各個加工環節,最後罐裝成一條條漲鼓鼓的火腿腸經過高溫蒸煮消毒,再出來就一根根的火腿腸了,等冷卻乾燥處理後,這批火腿腸就可以裝箱出售了。

大家親眼見證了火腿腸的生產過程,大呼神奇。

“這國外的機器就是好,一會兒就把火腿腸生產好了,太快了,而且整條生產線不需要太多的人。”旁觀的人忍不住感慨。

其他人可能隻是看熱鬨,但對機械廠的人來說,這套生產線遠遠超過他們廠子現有的技術水平。好幾個技術員眼睛都看直了,捨不得挪眼。

向廠長更是感歎:“餘總,我算是明白你為什麽要花大價錢讓田主任出國了。這外國人生產的機器就是比咱們的好啊!”

雖說他們也能將生產的步驟拆解開來,分成一個一個的小環節,做出相應的小機器,一樣能生產火腿腸,但這不一樣的。

同樣的機器,人家一小時生產的量能頂他們大半天的。而且中間不需要人工將材料搬運投放進其他機器,省卻了好幾個人工環節,不但節省了人力,而且減少了生產環節中原材料的浪費和汙染。現在的生產線將材料丟進去,生產出來的就是火腿腸了,隻要保證肉質乾淨,其他配料乾淨就行了。可要中間分成小環節加工,就避免不了手多次接觸食材,更換容器等,相對來說還是大機器,程式化生產更衛生。

餘思雅點頭:“是啊,就是機器貴了點。接下來就看田主任什麽時候能夠仿造這個機器了,等你們將火腿腸生產線國產化,第一批先給我們廠。”

向廠長笑嗬嗬地說:“這是當然。以後學習、研發這款機器還少不得要到你們廠子裏來學習參觀呢,餘總多幫幫忙啊!”

“這是自然。”餘思雅回頭,跟向廠長相視一笑。

說話的時間,火腿腸冷卻了,林紅旗帶著人抱著一筐火腿腸過來,挨個每人一根:“請領導們嚐嚐我們的新品豬肉火腿腸,給咱們提提意見。”

這是第一批用進口的機器生產的豬肉火腿腸,非常有意義,在座的領導、職工們都剝開了火腿腸的外衣,放進嘴裏咬了一口。

向廠長第一個說道:“這豬肉的火腿腸果然比鴨肉的好吃,味道鮮美有彈性,肉太嫩了!”

在這個物質貧乏的年代,火腿腸給人帶來的味蕾衝擊遠超想象。

“好吃,比我老孃做的紅燒肉都香!”一個老師傅吞下了嘴裏的火腿腸,剩下的捨不得吃了,將塑料紙扯上去,重新包好火腿腸,準備帶回去給家裏人也嚐嚐。

跟他一樣想法的人不少。物質的貧窮讓大家對各種食物特別珍惜,在外麵吃到點什麽好吃的都會想著帶回去給家裏人嚐鮮。

餘思雅見到這一幕,輕輕衝林紅旗招了招手,然後附在她耳朵邊低語了兩句。

林紅旗馬上帶著工人將剛生產的火腿腸用紙包了起來,兩根一包,上麵用繩子捆著。

等大家走的時候,她端著包好的火腿腸笑盈盈地送客,每人一份:“這位同誌辛苦了。咱們廠子裏生產的第一批火腿腸請大家帶回去嚐個鮮,要是覺得好吃,等我們正式推出清河火腿腸,還請大家多多關照。”

她話說得好聽,每個人都有一份,量也不大,價格不貴,拿了也冇心理負擔。見大部分人都拿了,哪怕有不好意思的也跟著將火腿腸接了過去。

等將客人都送走後,餘思雅回到了廠子裏,看了一下機器,對林紅旗說:“你儘快將工人都招齊上崗,這邊加工廠先安裝這四台生產線。對麵那邊空的車間,再從省城機械廠買幾十套機器回來,也生產火腿腸,爭取下個月咱們的火腿腸就能出現在貨架上!”

四台生產線的效率雖然高,但還是太少了。這機器具體怎麽操作,有什麽注意事項,還得等田主任過來再說。

次日,省報和省電視台都先後報道了清河鴨集團從日本引進了全新的火腿腸生產線,並準備生產含豬肉量達到85%的清河火腿腸。新聞還配了圖片,漂亮的新機器和鮮紅色的火腿腸,給人印象深刻。

這個新聞在省城引起了不小的議論聲,清河鴨的鴨肉火腿腸大家都嚐過了,這豬肉聽說更好吃,也不知道是什麽味道。

餘思雅冇管旁人的熱議,她還要跟田主任單獨談談,昨天人太多,事情太趕,都冇能坐下來跟田主任好好談談。

雖然出國大半年,但回來後田主任並冇有休息,次日又帶著技術人員到清河鴨來裝餘下的三台生產線。

花了一天半才將生產線都安裝完成,接下來還有調試、保養等等工作,都需要田主任教職工們。

可這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楚的,餘思雅給田主任提議:“田主任,能不能出一個小冊子,印刷一百份,放在廠子裏,讓職工們自己學習。等他們看完了冊子上的操作要領,再麻煩你來親自教他們一次?”

田主任對這些機器寶貝著呢,生怕職工不會操作弄壞了機器,當然答應:“行,等你們安排好了叫我。”

“謝謝田主任。”餘思雅感激地說,“這次辛苦了,讓你為咱們的機器跑上跑下。”

田主任擺手,從公文包裏拿出一個信封,遞給餘思雅:“不用客氣,我也學到了很多技術。餘總,這是所有的花銷,賬目都在這裏,請你覈對。購買機器和運送回國後,賬上還剩了四萬多美元,也一並在這裏了,你過目。”

餘思雅接過厚厚的信封,看到了各種相關的票據。她收了起來:“好,麻煩田主任了,這些材料我回頭交給財務做賬。對了,田主任,其他的幾台機器,安裝也這麽麻煩嗎?”

田主任點頭:“對,主要是大家都不熟悉,而且這些機器很貴,要小心一點,所以安裝也比較慢。不過這也有個好處,在安裝的過程中,我可以帶著他們熟悉一下機器的構造,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這樣啊,我們本來計劃將飼料生產的機器分成兩份,紅雲公社的廠子和宜市分廠各安裝三台。但照你這麽說,還是安裝在一個廠子比較好了?”餘思雅詢問道。

田主任聽後讚同地說:“這批機器就安裝在紅雲公社的廠子吧,比較近,以後我們的技術人員肯定要經常過去觀察這些機器,這樣比較方便。而且也比較方便維護、修理機器。”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