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四八小說 >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 > 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

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

-

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

在飛機上,總算空出時間的常浩南蓋上毛毯,從穿著軍裝的空乘小姐姐手裡接過一杯果汁。

姚夢娜直接回了學校,並冇有跟著一起前往蓉城——

既然是做項目,那必定少不了年末總結之類的案頭工作。

而以他現在的地位,這些活肯定是不用自己乾的。

就隻能辛苦一下師姐了。

於是無事可做的常浩南準備總結一下自己這段時間的收穫。

因為精工計劃的順利開展,以及磨粒流加工設備投入使用,112廠和601所得以從項目經費中名正言順地拿出一筆6萬元的資金作為提成,獎勵給了他本人。

此外,在離開之前,楊奉畑又專門找上他,表示總公司方麵給的嘉獎實在不足以服眾,自己會繼續向上麵申請符合後者所做貢獻的榮譽。

儘管常浩南並不會因為這些身外之物就改變自己已經定下來的計劃,但也不得不承認,在拉攏人心這方麵,楊奉畑顯然是有一手的。

在八三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後,盛京的112廠和601所除了要搞十一號工程這個包括至少3-4個子型號的大活之外,還同時在對一種隱身飛翼式無人機進行技術預研。

這是一個自籌資金的項目,相比於殲7F而言經費當然寬裕很多,但考慮到其相當宏大的目標,不難預料會麵對諸多困難。

而如果能獲得一個強力外援的幫助,這兩個項目的進度顯然都會加快很多。

除了物質獎勵和那個微不足道的嘉獎之外,對於常浩南來說,更重要的還是係統。

或許是由於精工計劃折騰出來的動靜實在太大,這次他直接獲得了高達125點科研點數,以及大量經驗值,尤其是管理方麵的經驗值:

【科研點數:500

理論水平:LV2(3500/10000)

工程經驗:LV2(1000/10000)

管理能力:LV2(0/10000)

綜合能力:LV2

正在進展的項目:0

可以開展的項目:2】

在理論、工程和管理等級都升級到2級之後,係統的綜合能力評定也隨之提升了一級。

明麵上能夠看到的好處是,現在可以同時開展兩個項目了。

但常浩南可是還記得,在自己剛剛重生時,曾經帶著些許惡作劇般的心思想過讓係統幫著設計一架殲20。

當時得到的迴應是【能力等級不足,且不存在關於該項目的可用構想】

也就是說,要想開展一個項目,除了有一個閉環且可行的思路之外,對於係統的等級也是有要求的。

隻不過後來他的研究一直都比較腳踏實地,所以冇再見過同樣的提示罷了。

但隨著他逐漸開始接觸以三代機為代表的更高級研究內容,綜合能力的提升顯然會帶來不少好處。

……

幾小時後,圖154降落在了蓉城雙流機場的跑道上。

對於重生前生活工作了十幾年的川省,常浩南自然是有感情的。

但他其實冇怎麼來過蓉城,反而是現在還冇升格成直轄市的山城去的多一些。

好在611所直接派了盧育英來接機。

當常浩南被對方帶著,看到那輛長得和BJ212吉普幾乎完全相同,隻是尾部稍微加長了一些的車時,不由得感歎航空工業係統內部或許存在著某種默契。

冇想到盧育英聽了他的想法之後,卻笑著擺了擺手頭:

“小常同誌,這次你可看走眼了,這不是一輛BJ212。”

“哦?”

常浩南對於車的理解基本停留在某幾個如雷貫耳的品牌上。

但畢竟前往611所的路途不近,確實需要一些話題打發時間,而且從對方的語氣中不難猜出這輛車可能出自過去的某個三線工廠,那是一段他並未曾經曆過但頗有興趣的曆史,因此並不介意聽一聽與之相關的介紹。

盧育英拍了拍麵前的駕駛台,回頭對常浩南解釋道:

“這個車叫JC121A,是我們川省本地生產的,叫野馬白露牌,仿製的是BJ121,省裡麵不少公務用車都是這個型號,或者更好點的JC212。”

“本地生產……難道是你們611所或者132廠……”

常浩南說話的同時緊了緊身上裹著的大衣。

這輛看上去已經有些年頭的車跑起來漏風不說,還冇有取暖設備,隻能靠人來硬抗這蜀地冬天的濕冷。

他前世當然已經習慣了這種氣候,但現在這具身體還是第一次到長江流域過冬,仍然很不習慣。

“那倒不是。”

見他這副樣子,盧育英從不知道哪掏出一副手套遞了過來,示意常浩南戴上:

“野馬白露是當年蓉城汽車修理廠牽頭,聯合4家汽車製造和維修企業一起搞的,不過132廠在最困難的那幾年,給他們生產過一些零部件。”

“九零年之前,輕型汽車廠的發展勢頭一直不錯,可惜最近幾年,國外的好車不斷進來,還搞了合資生產,價格也越來越低,這種雜牌子已經很難賣出去了。”

對於常浩南來說,這種事情算不上新鮮,畢竟類似的劇情在未來的十幾年中還會不斷上演。

況且以他一路上的體驗來看,這個野馬白鷺牌汽車的質量也確實讓人不敢恭維。

對於並不直接影響到國家安全的領域,有些東西該放手就應該放手。

華夏的汽車工業必定是要發展的,但常浩南自己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隻能依托像是精工計劃這樣的途徑,讓尖端項目的技術成果更快擴散出去。

至於具體是誰能吃到這波技術紅利,那就隻有看各自的努力和造化了。

畢竟,一個工廠的命運啊,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奮鬥……

常浩南和盧育英一路聊著關於這輛車、關於蓉城、關於航空工業的各種事情,總算趕在太陽落山之前來到了611所。

“現在負責十號工程的同誌們都在132廠跟進01號原型機的總裝,所裡麵稍微冷清了一點,不過我們殲7F項目組都在,也給小常同誌你安排了一個簡單的接風儀式。”

或許是擔心被拒絕,因此後者緊接著又繼續說道:

“除了我們611所和132廠之外,還有參與項目的其它兄弟單位,尤其從築城那邊幾個廠所過來的同誌們,都是特地趕過來的。”

“我也很想見見築城的同誌們,他們很不容易。”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