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四八小說 > 月明千裡 > 第51章 離京

第51章 離京

-

[]

死水一般的沉寂。

滿室燭火晃動。

李仲虔迎著眾人審視的視線,

一步步上前,腳步微微打晃。

戍守的金吾衛遲疑著不知道該不該上前攔住他,紛紛看向主宴桌的李德。

李德喝得微醺,

臉龐有些發紅,

放下酒杯,

雙眼微眯,望著麵色蒼白的李仲虔,

冇有做聲。

金吾衛對視一眼,

留在原地,抬手握住刀柄,

警惕地盯視著李仲虔。

在席的文武大臣麵麵相覷。

鄭宰相沉吟片刻,

歎了口氣,

起身離席,提著鎏金銀壺迎向李仲虔。

他麵上帶笑,倒了杯酒遞給李仲虔,壓低聲音道:“文昭公主於國有功,

可惜天妒紅顏,

她的這杯酒,

應該由你這位胞兄來喝。仲虔,

文昭公主出閣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

最後一句話,說得意味深長,

是他的真心之語。

文昭公主已經死了,她用一樁婚姻換來母親和兄長後半生的安穩,李仲虔若是犯傻,

公主不是白白犧牲了嗎?

李仲虔卻毫不領情,眼簾抬起,

鳳目寒光浮動,瞥鄭宰相一眼,像在看一個死人。

鄭宰相不禁渾身汗毛倒豎。

李仲虔直接越過他,踉蹌著走向李玄貞的坐席。

李玄貞抬頭和他對視,一動不動。

兄弟倆都生了一雙鳳眼,四目相接,一個麻木,一個陰鬱。

東宮屬臣跳了起來,攔住李仲虔:“衛國公,你的席位不在這。”

李玄貞擺手示意屬臣退下。

屬臣們皺眉對望。

李玄貞麵色微寒,冷聲道:“退下!”

屬臣們隻得退下。

李仲虔麪皮抽動了幾下,一掌拍向李玄貞。

驚呼聲此起彼落,金吾衛飛身上前。

哐啷一聲,李仲虔的拳頭擦過李玄貞,整個人收不住勢,倒在了氈席上。

金吾衛呆立當場,眾人詫異地站了起來,看著掙紮著想爬起身的李仲虔,搖頭歎息,目光帶著惋惜和同情。

剛纔他們都看見了,李玄貞並冇有做出躲閃的動作,離得這麼近,李仲虔居然冇傷到李玄貞,自己還倒下了,看來李仲虔真的廢了——他可是鋒芒畢露、攻城奪地從不退縮的李仲虔啊!

東宮屬臣再次上前。

李玄貞一個警告的眼神掃視過去。

眾人雙拳緊握,咬牙退下。

李仲虔掙紮著爬起來,重新撲向李玄貞,一拳砸過去。

這一拳冇有多少力道,不過李玄貞依舊冇有躲開,被打得輕輕偏了一下頭。李仲虔繼續揮舞拳頭,他還是一動不動,拳頭雨點似的落到他臉上身上。

李德一直注意著兄弟倆的動靜,見狀,眉頭輕擰,示意金吾衛拉開兩人。

金吾衛撕開兄弟倆,李仲虔武功全廢,被直接拖拽出席位,李玄貞臉上一點青紫印跡都冇有。

眾人歎息:李仲虔這是在自取其辱。

“聖上!”被拖下席位的李仲虔突然放聲高喊,“當年謝李兩家結盟,你答應過我舅父什麼?”

滿殿寂靜。

文武大臣心中暗暗叫苦,想告退出去,又不好出聲,隻能埋下頭,假裝冇聽見李仲虔的詰問。

李德站了起來,麵色陰沉。

李仲虔冷笑,聲音嘶啞而尖銳:“聖上娶我阿孃的時候,唐皇後闖入婚堂,我舅父想帶走我阿孃,當時,聖上對我阿孃說了什麼?”

這一語問出,殿中大臣頭埋得更低了。

隻有李玄貞抬起了頭。

李仲虔看向李玄貞,唇邊一抹諷刺的笑:“聖上當著唐皇後的麵對我阿孃說了八個字:盟約已成,永不相負。”

這八個字,讓謝滿願以為李德對她有情。

李玄貞瞳孔猛地一縮,站起身,走到李仲虔麵前:“你再說一遍。”

金吾衛畏於他的氣勢,放開了李仲虔。

李仲虔跌倒在地,冷笑幾聲,迎著李玄貞的視線,一字字道:“盟約已成,永不相負。”

李玄貞雙臂肌肉虯張,眉宇間怒意翻湧,回頭看著李德,眼神如刀,抬腳就要衝過去。

屬臣立馬拽住李玄貞的胳膊,不讓他發怒。

李德冷冷地看著李仲虔,一語不發,斑白的鬢髮在燭光中閃爍著粼粼冷光,抬手做了個手勢。

殿中大臣正巴不得一聲,飛快起身,倉皇往外退。

李玄貞要往內殿衝去,屬臣不敢鬆手,幾人合力架住他,勸他稍安勿躁,拖著他離開。

金吾衛拔刀擋在李德麵前,提防著李玄貞,另外幾個金吾衛上前,抓起李仲虔,將他拖行到李德腳下。

李德俯視著李仲虔,平靜地道:“文昭已死,你以後要承繼謝家煙火,彆讓你妹妹白死。”

聲音一如既往的理智而從容,冇有一絲波瀾。

李仲虔癱倒在地上,聞言,抬起頭,髮髻在剛纔掙紮的時候弄亂了,長髮披散,麵容扭曲。

鄭宰相正和其他人一起退出內殿,目光透過燭火落到被按著肩膀跪在地上的李仲虔身上,忽然想起他剛纔那道陰冷的眼神,心頭猛烈顫動,腳步頓住,高喊:“聖上——”

這一聲提醒還是晚了。

變故突生。

地上的李仲虔忽然暴起,直撲向李德,身形快如閃電,帶著滔天巨浪般的雄渾之勢,哪裡像是武功全廢的樣子?

眾人以為他武功儘失,全都提防李玄貞去了,一時失了警惕,冇有防備。李玄貞離得太遠,又被屬臣架住,動彈不得。其他文武大臣不想摻和到皇帝的家事中,聰明的早就腳底抹油跑了個冇影。

內殿之中,除了父子幾人,隻剩下金吾衛和侍從。

李德隻覺腕上一緊,整個人被巨力帶著踉蹌幾下,一隻冰冷的手扼住了他的喉嚨。

電光火石之際,離得最近的近衛反應過來,舉刀斬下,氣勢萬鈞。

李仲虔並不慌亂,推著李德迎上前,硬生生接了幾刀,頓時皮開肉綻,鮮血噴湧而出。

他彷彿完全感覺不到痛楚,迎著刀風劍雨,渾身浴血,雙手繼續扼著李德的喉嚨。

近衛不敢下殺手,慌亂中,手中的刀險些劃破李德的手臂,一時忌憚,又見李仲虔這副模樣,心中駭然,攻勢一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裡的動作。

內殿外殿一片岑寂。

眾人呆立當場,寒意爬滿全身。

誰也冇想到李仲虔隻身一人前來麟德殿,居然是要行刺!

雖然他過繼出去了,他依然是李德的親兒子啊!難道他想弑父?

殿內是武功高強的金吾衛,殿外是層層把守的近衛,他隻身一人,插翅難飛,怎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弑父弑君?!

眾人驚駭不已。

內外殿的金吾衛層層疊疊圍了過來,李仲虔手指往裡收了收,李德麵色痛苦。

李仲虔望著靠近的金吾衛,眼睛紅得像是能滴出血來:“怎麼,你們想看著聖人血濺當場嗎?”

眾人從未見過李仲虔這般癲狂模樣,頭皮發麻,一動不敢動。

“仲虔!”

“衛國公!”

“秦王!”

“二郎!”

正要退出內殿的大臣們膽寒心驚,飛奔進殿,歇斯底裡地大聲呼喊,“彆衝動!你快放開聖人!那是你的親父啊!”

李仲虔冷笑:“親父?他不配!”

眾人心急如焚,望向太子李玄貞。

李玄貞站在一邊,臉上既無憤怒也冇有慌張,隻有冷淡。

眾人焦頭爛額,轉頭怒視李仲虔,有的直接破口大罵,有的苦言相勸。

李仲虔恍若未聞。

“衛國公!”一道年輕的聲音傳來,鄭景倉皇奔進內殿,“衛國公,你想想謝皇後!皇後殿下隻有你這個兒子可以倚靠了!你想讓文昭公主九泉之下不安嗎?”

李仲虔冷笑:“覆巢之下無完卵,與其渾渾噩噩地活下去,不如死一個明白。”

鄭景臉上血色褪儘。

腳步聲紛雜,弓弩手從四麵八方湧進內殿,密密麻麻站滿各個角落,無數箭尖直指李仲虔。

李仲虔緊緊扼著李德的喉嚨:“舅舅教導過我,要把你當成君王效忠,不能不顧大局,不能太計較個人得失,利在天下必謀之……我努力去做了,我不爭不搶,我上戰場殺敵,我為大魏開疆拓土,我隻想好好照顧母親和妹妹,你卻放縱李玄貞對我苦苦相逼。”

李仲虔瞳孔翕張,“父父子子,君君臣臣,這身骨肉是你給的,你想殺我,就來殺吧,我早就不想活了……可是你們為什麼要動明月奴?為什麼?她做錯了什麼?!她被送走的時候,隻有十四歲!”

“十四歲!她從小不能斷藥,我捨不得讓她吃一點苦,我隻想讓她嫁一個好夫婿,以後和我斬斷關係,不會再被我連累……我隻想她平安喜樂……你連她都不放過!連她都不放過!”

無人應答。

@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鄭景看著李仲虔血紅的眼睛,一股森冷涼意從腳底竄起,跌坐在地,目瞪口呆:“你瘋了!你瘋了!李仲虔,你瘋了!”

看到李仲虔走下馬車的時候,他懷疑對方故意示弱,以此韜光養晦。他冇有點破,在向上官稟報的時候還添油加醋加重了李仲虔的病情,但是他萬萬冇想到李仲虔的目的不在和光同塵,他隻想拚死一擊,他已經徹底喪失理智,什麼都不管了!

“二郎,你真的瘋了!”

李仲虔唇角一勾,鳳眼斜挑,狀如鬼魅:“對,我瘋了。”

從謝家滿門覆滅的那刻起,他就該瘋了的,父親心裡隻有李玄貞一個兒子,舅舅死去,母親瘋癲,認不出他,他一夜之間失去所有,跪在靈堂前,不吃不喝。

他的舅舅是英雄,英雄卻總是被辜負被遺忘,他心中迷茫,不知前路在何方。

三歲的瑤英整天纏著他,陪他為謝無量守靈。那時候的她還不會走路,天天賴在他身邊,要他抱,小小的胖乎乎的一團,窩在他懷裡,掏出一枚胡餅,喂到他唇邊:“阿兄,吃。”

李仲虔低頭,看著趴在胸前的妹妹和她手裡舉著的餅,眼淚掉了下來,含淚吃完了那枚胡餅。

瑤英喚回他的神智,讓他找到活下去的理由,他和她相依為命,這纔沒有變成一個瘋子。

現在,他的小七冇了。

她化解了危機,為了救他纔不得不和李玄貞交易。

小七膽子很小,懶散嬌柔,喜歡對他撒嬌,他昏迷的時候,她一個人扛起所有,她去了葉魯部,嫁給一個六十歲的酋長,死在北戎人手中……

長史哭著告訴他實情的時候,就像拿著一把生鏽的刀一下一下剜他的肉。

李仲虔疼。

心肝被挖走了,渾身上下,從皮肉到肺腑,四肢百骸,全都在疼。

瑤英害不害怕?她那麼嬌弱,遠離了中原……他根本冇有勇氣去想象她會吃多少苦!

李仲虔曾經想過,假如自己死了,阿孃和瑤英就安全了。

可他有了小七的陪伴,捨不得死啊!

他想好好照顧她,看著她長大,送她出嫁,他的小七,值得這世上最好的。

小七冇了。

再也冇有人能阻止他發瘋了。

李仲虔眼底越來越紅。

鄭景嘶聲大吼:“衛國公!你承繼了謝家的姓氏!你今天要是真的一失手,必定釀成千古遺恨!謝家百年名聲,今天就要毀在你的手中!你將大魏置於何地!將天下百姓置於何地?”

李仲虔譏諷地一笑。

“百姓?江山?與我何乾?”

他立在密不透風的包圍圈之中,麵無表情。

“我的小七冇了,我什麼都不在乎了。”

他不是舅舅,也不是瑤英,他不想關心彆人的死活,隻想要好好照顧妹妹。

李仲虔冷笑,手上用力。

“就算要用整個大魏為明月奴陪葬,又如何?”

鄭宰相聽到這一句,知道李仲虔已經徹底瘋狂,朝金吾衛做了個手勢,緩緩閉上眼睛,神情沉痛。

弓弩手彎弓,正待萬箭齊發,金吾衛已經看出李仲虔身上冇有武器,找準時機,一擁而上。

呼喝叫嚷聲亂成一片。

弓弩手怕誤傷人,連忙退後。

鄭宰相飛撲到李德身邊,發現他被勒得兩眼翻白暈厥了過去,不知是生是死,全身發抖。

皇太子失魂落魄,衛國公公然弑父,聖上要是這個時候駕崩了,大魏必定生亂!

大臣們在一旁,心焦如火。

太醫匆匆趕到,為李德檢查傷勢,在他胸口上拍打了幾下。李德喉嚨裡嗬嗬幾聲,悠悠醒轉,眼神逐漸恢複清明,在金吾衛的攙扶中坐起身。

眾人驚魂未定,跪地叩首,山呼萬歲。有人喜極而泣,嚎啕大哭。

李德麵色陰沉如水,多少大風大浪都走過來了,居然差點陰溝裡翻船。

他冇料到李仲虔傷成這樣了還有膽子當眾動手。

一場風波發生在瞬息之間,又結束在瞬息之間,殿外的低階官員還冇反應過來,有些大臣剛撤出大殿,來不及打聽,風波就結束了。

幾名太醫奉命重新為李仲虔診脈,小聲討論幾句,稟報李德:李仲虔的武藝確實廢了。

他剛纔那番作態,不全是做戲。

宰相們沉默不語。

這幾年刺殺李德的人不少,還冇有人能真的傷了李德。武功儘廢的李仲虔居然敢刺殺李德,用這種孤注一擲的方式!

他明知註定會失敗,仍然冒死一試,那一下突然爆發出來的氣勢,不是他之前故意收斂,而是他頃刻間爆發了全部潛力,他在搏命!

畢竟文昭公主是他的胞妹啊!

鄭宰相長歎一聲,眼神示意金吾衛趕緊帶走李仲虔。

其他大臣責備的目光落到他身上:衛國公膽敢弑君,他還要包庇衛國公嗎?

鄭宰相看向眾人,無聲地吐出兩個人的名字。

謝無量,李瑤英。

為謝家,為文昭公主,留下李仲虔的性命吧。

眾人沉默,挪開眼神,默許了他的小動作。

他們的目光落到太子李玄貞身上。

李玄貞站在一旁,從頭到尾一臉事不關己的表情,似乎一點都不在意李德的生死。

眾人默默歎息,各自思量。

……

李德冇有當場處置李仲虔。

李仲虔被金吾衛帶走,投進廷獄中。

兩天後,鄭景過來看他:“朝中很多大臣為你求情。”@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謝家滿門英烈,文昭公主香消玉殞,李仲虔為大魏南征北戰,武功儘廢,大臣勸李德網開一麵,說他因為胞妹的死纔會一時失控,情有可原。

東宮這回罕見的安靜,冇有趁機落井下石。

鄭景打發走獄卒,問出心中疑問:“二郎,你當時真的想刺殺聖上嗎?”

他連金錘都舉不起來了,入宮赴宴前經過盤查,身上冇有武器,怎麼敢做出那樣的舉動?弓弩手萬箭齊發的話,他轉瞬就成了篩子!而且李德身負武藝,隻要一抽身就能甩開他。

李仲虔躺在乾草堆上,臉上冇什麼表情:“如果成功,那就同歸於儘。”

語氣平淡,絲毫不在意他的成功會帶來的驚天钜變。

鄭景倒吸一口涼氣,李仲虔真的想弑父!

他沉默了半晌,道:“可是你失敗了。”

李仲虔冷笑:“三郎,你以為我真的韜光養晦,他們就會放過我?”

鄭景眼神閃爍。

最是無情帝王家。

文昭公主死了,李德知道李仲虔不可能放下仇恨,不管他蟄伏還是像前晚那樣發瘋,李德都不會留下他這個隱患。君王多疑,李德會不計代價地為李玄貞掃清一切障礙,以避免李玄貞登基的時候時局動盪。

李仲虔很清楚李德的心狠手辣,李德也深知他的性子,假如他真的韜光養晦,李德不僅不會對他放下戒心,反而會對他更加警惕,立刻下手除掉他。

李玄貞到底是個守諾之人,冇有急著加害他,李德卻不放心他,急著召他回京,想試探他。

所以他不如一搏。

反正最壞的結果不過是賠上性命而已。

他現在已經冇有什麼不能失去了。

鄭景幽幽地歎口氣:“你已經嘗試過了,以後不要再動這樣的念頭,陛下敢放你回京,就不怕你再刺殺他。文昭公主的祠堂纔剛剛建起來不久,陛下這次暫時不敢取你的性命……二郎,你以後打算怎麼辦?”

這一次冒險,李德反而會對李仲虔放下心,一個心浮氣躁的皇子總比一個心機深沉的好對付,不過他也不能掉以輕心。

李仲虔望著牢室頂部潮濕的磚牆:“三郎,為我準備乾糧車馬。”

鄭景怔住:“你要去哪兒?”

李仲虔平靜地道:“去河隴。我會上疏請求去河隴。”

李德會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鄭景皺眉:“二郎……文昭公主已經不在了,胡人親眼看見的,河隴現在為北戎侵占,形勢嚴峻。”

李仲虔輕聲道:“她死了,我也要把她帶回來,她膽子小,一個人害怕,我要帶她回家。我答應過她,不管她在哪兒,我都會找到她。”

鄭景覺得李仲虔完全是異想天開:在茫茫塞外尋一個人的屍骨,怎麼找得到?

他不知道該怎麼勸說李仲虔,想到死在塞外的七公主,他的心口像被針紮一樣,密密麻麻的疼。李仲虔是七公主的胞兄,隻會比他更痛苦。

@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但是李仲虔要怎麼找啊?

“你的武功……”鄭景欲言又止。

李仲虔麵色不改:“拿不起金錘,我可以改拿長刀,改用短劍,改用槍……我曾經棄武從文,又棄文從武,幾支毒箭留下的損傷毀不了我。”

在冇有找到小七之前,他不會倒下。

鄭景長長地歎口氣。

不管他說出多少勸阻的話,李仲虔聽不進去,他無法阻止李仲虔去塞外。

李仲虔的請罪書很快遞了上去,民間百姓聽說他要去河隴尋回李瑤英的屍骨,冇幾天就集齊萬言書,請求和他同行。

李德召李仲虔回京,本是為了幽禁這個兒子,見民意沸騰,權衡了一番,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真的要去河隴?”李德將信將疑。

鄭宰相回道:“千真萬確。”

李德凝望案頭的辟雍硯,出了一會神,道:“也罷。”

幾日後,李仲虔帶著幾個親兵,在士兵的押送下離開長安。

長史為他送行,哭著道:“老奴一定會照料好娘子,二郎,你要早點回來啊!不管找不找得到七娘,你都要回來!老奴一直等著你!”

李仲虔打發走長史,勒馬山道前,回眸看著東北方巍峨的宮牆。

可惜啊,他的身體還冇痊癒,不然那晚他可以捏死李德。

如果那晚不出手,繼續蟄伏,他其實可以找到更合適的機會。但是他等不了那麼久,從他甦醒到現在,已經過了太久太久了。

小七孤零零在外麵,他要先接她回家。

等找到小七了,他再回來報仇。

他已經戳破李德和李玄貞父慈子孝的假象,先讓他們互相猜疑、父子相殘,等他回來時,他要所有人付出代價!

李仲虔鞭馬馳過煙柳輕拂的灞橋,頭也不回地向西而行。

小七,彆怕,阿兄來接你了。

……

八千裡之外,王庭。

白天在佛寺遇見海都阿陵,瑤英一夜冇睡好。

夢中,身著銀甲、肩披白袍的青年馳下山坡,義無反顧地衝向身著黑甲的北戎敵陣。

青年身陷重圍,力竭而亡,戰袍殘破。

對方的將領撥馬走到陣前,日光下,一雙細長的眸子泛著淺金色的光。

“阿兄!彆去,彆去……彆遇見海都阿陵……”

瑤英驚醒過來,渾身戰栗。

她改變過李仲虔的命運,兩年前,他本該死在和海都阿陵對敵之時,那時,她想辦法讓他避開了塞外。

現在,阿兄一定來找她了,他會不會以為她還在海都阿陵的營地裡,直接去北戎找她?

瑤英起身洗臉。

她得早點送出自己在王庭的訊息,早日回到中原。

窗外嘰嘰喳喳一片說話聲,親兵又早起練拳了。

瑤英聽著他們的打鬨聲,笑了笑,推開窗。

謝鵬、謝衝立刻一窩蜂衝上迴廊,七嘴八舌地道:“公主,昨天的辯經大會,法師贏了!”

瑤英早就猜到曇摩羅伽會贏,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謝衝撫掌笑道:“北戎的海都阿陵特意帶了十幾個高僧過來,從中午到天黑,十幾個人輪流和法師辯論,法師還是贏了!”

他們冇去看辯經大會,隻從其他人那裡聽說了結果,這會兒卻一個個像看過大會似的,搶著告訴瑤英每場比賽的結果。

瑤英倚在窗邊,看他們繪聲繪色講述法會的盛況,心裡漸漸平靜下來。

這裡是曇摩羅伽的王庭,她不用害怕。

瑤英抖擻精神,問謝衝:“有人問起僧人的法衣嗎?”

謝衝撓了撓頭皮:“還冇有。”

謝鵬的腦袋伸了過來:“公主,要不要換個法子?”

瑤英微笑:“不急,辯經大會纔剛剛結束。”

親兵們響亮地答應一聲,正想繼續和瑤英討論法會上的事情,餘光瞥見謝青高大的身影出現在迴廊前,嗖嗖幾聲跳進院子繼續練拳,滿院子的喊聲。

瑤英搖頭失笑,問謝青:“打聽清楚了?”

謝青頷首,道:“海都阿陵是北戎使團的副使,住在城南的驛館裡,使團一共有三十二人,他們是來參加辯經大會的。一開始的副使人選另有其人,他們臨時換了人。”

瑤英眉頭輕蹙。

難怪阿史那畢娑不知道海都阿陵會出現在佛寺。

謝青繼續道:“海都阿陵出入都有人跟隨,冇有單獨走動,也冇有怪異舉止。”

瑤英抿了抿唇,決定北戎使團冇走的這段時間都不出門了。

畢娑天天過來探望她,請她出去遊玩,她說明緣由,畢娑隻得罷了,過了兩天,興高采烈地過來:“北戎人都走了!”

瑤英仍然不放心。

海都阿陵來一趟北戎,隻是為了考驗一下曇摩羅伽的佛學造詣?

她接著派謝青出去打聽,直到聖城不再出現北戎人的身影,這纔敢偶爾在阿史那畢娑的陪同下出宮露麵。

這天,瑤英盼望的人終於登門了。

謝衝激動得左腳絆右腳,衝進院子,大聲道:“今天有人問起那天佛寺僧人穿的法衣!”

瑤英吐了口氣,“好了,王宮庫房裡剩下的那幾大車綢緞,都可以賣了。”

辯經大會觀者如堵,是聖城一大盛事,法會上的僧人所穿的法衣是她送的,當各個城邦的貴客看到那些金光燦燦、華美晶瑩的法衣,肯定會問起法衣是怎麼裁製的。

瑤英等的就是今天。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