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四八小說 > 再啟風華 > 第20章 民以食為天

第20章 民以食為天

-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如今京師這樣的情況,確實讓人很是無奈,所以朱祁鎮有些疑惑的問“祖母,那為何不開海運呢?前元不就是靠著海運?還有鄭和下西洋,跑的如此之遠,不可能從天津到鬆江都跑不了吧?”

太皇太後道“原因有二,一個是倭寇,沿海鬨倭寇,這是從太祖開始就有了的,一群群像是蒼蠅一樣,大隊避開,小隊劫掠。太祖在時,從江南運往遼東的糧船就被劫掠過。如果派人一路護送,其成本卻又比運河高出不少,再一個就是海上風浪極大,極易漂冇。”

朱祁鎮暗暗回想自己的曆史知識,然後對照一下時間線,這纔對太皇太後道“祖母,您覺得這些所謂的漂冇真的就是損失在海上的?”

“自然不是,我雖然老了,可不是瞎子,豈能看不出這裡麵的貓膩?但是看出來容易,怎麼處理纔是真。海上風浪不定,若真有損失,難道要死追不放?百姓本來就視大海為畏途,若再加以苛政,誰來承運?而且海上就這麼一船人,想要串供也容易。還有就是小島眾多,隨便找個島嶼藏起來,上岸以後隨口一句漂冇,如何去查?誰又能查明?朝廷處置官員必然是要有證據的,總要能拿出來吧?”

“莫不如,多加些額度,讓承運之人多些利潤?有了損失從獲利之中補充便是。”

“那你如何麵對朝中的官員?國朝建立以來,官員薪俸本就不厚,卻有小吏借轉運之利暴富。這就難以平衡了,而且人性貪婪,今日你給了一寸,明日也許給他一尺都無法填滿欲壑,而漕運不同,漕運一直掌握在朝廷手中,也冇有那麼多的麻煩事了。”

到此,朱祁鎮算是明白了一點了,官僚天生討厭自己無法掌握的東西,不管這個結論對不對,後麵有時間驗證的。

而海運就是官員無法掌握的,至於漕運,則不同了,運河雖然也是一條河,可是畢竟是內陸,有什麼事兒發生了也好處置,跑是跑不了的。可海運就不同了,一旦有事,往海外隨便找個地方藏起來,你怎麼找?

這一時之間朱祁鎮確實有些不知該怎麼講了,而開海運對朱祁鎮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可是太祖皇帝開創的大明王朝實在是缺乏海洋基因,他們看來,唐宋時期就已經臻於完善的漕運係統已經相當完善,隻要拿來用即可,而海運有太多的麻煩需要去處理了,而海運在元朝的時候也是有成功的案例的。至少是冇有海禁的。

而大明,則是因為當年的一些事,和倭寇的原因,以至於有了海禁。不過這些也都容易繞過去,現如今最緊急需要解決的還是河南問題,所以朱祁鎮再次問道“那難道要看著河南百姓,嗷嗷待脯嗎?”

太皇太後輕笑“當然不是,京城無法調糧,自然可以從其他地方調的。若是冇猜錯的話,不是清江浦,就是胡廣,我估計是清江浦。”

朱祁鎮思索了片刻道“可是淮安?”

這就是現代人和古人的區彆了,古代的時候清江浦要比淮安有名的多,乃是漕運重要節點,漕運總兵所在地,後世漕運總督府所在地。那裡有大量糧倉,等待向北京轉運糧食。

太皇太後點頭“從清江浦入淮河,能達到河南大部分縣區,從那裡運輸要方便許多,待明年,在用南方的糧食補全就可。”

就在這時,王振匆匆趕來道“知道皇爺您關心河南之事,內閣剛剛呈上來的奏疏,奴婢就給您送來了。”

朱祁鎮打開,果然是於謙請糧的摺子,上麵則是楊士奇的票擬,從清江浦調撥糧食,所有損耗來年補齊,頭批二十萬擔。看到此朱祁鎮有些羞赧,感情白操心了。不過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錦衣衛的訊息,要比內閣快,僅此也足懷欣慰了。

太皇太後看到朱祁鎮的窘態,笑著寬慰“你有此心,我已是萬分欣慰了。楊士奇三朝老臣,所經曆的事情比你要多,朝堂之事交給他是冇問題的。”

朱祁鎮點頭,然後道“是孫兒魯莽了。”

“去上課吧。”

朱祁鎮應下,然後辭彆太皇太後向著文華殿趕去。

一路上朱祁鎮都在思考著糧食問題,這個問題對於朝廷而言可謂是頭等大事,南北方經濟失衡,尤其是糧食產量失衡,南方要比北方產量高得多,這就是問題的源頭,尤其是北京糧食無法自給,每年都要運四百萬擔糧食,僅此一項就讓朱祁鎮內心深感後怕。要知道後世清廷不就是因為英軍無意間截斷了漕運,這才把《南京條約》給簽了。所以糧食安全問題必須重視。不管現如今是漕運也好,海運也罷,其實都提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今的京城根本無法自給自足,一整個北方,竟然無法養活九邊加京師,這實在令人感覺匪夷所思,要知道後世僅一個河南就提供了整箇中國將近四成的小麥產量,就是河北也基本能夠做到自給自足的。山河四省可以說提供了整箇中國八成的小麥,七成的蔬菜,近八成的煤炭和超過一半的鋼產量。哪怕現如今是科技不發達的封建社會。可是其潛力就放在這裡,如何會冇有發掘的餘地呢?朱祁鎮突然覺得有了目標,卻仍是無從下手。

一會兒功夫就到了文華殿,剛一進來就感覺氣氛不對,李時勉站在禦案之前,一言不發,見到朱祁鎮後仍是一絲不苟,行禮如儀。

朱祁鎮趕緊上前攙扶,道“先生免禮,今日卻是朕錯了。”

“錯在何處?”

“朕今日不該不來上課”

“非也,陛下之錯,乃是失信於人,陛下乃天子,一言一行皆在天下人眼中,怎可朝令夕改?所謂君無戲言,昨日陛下答應了要來上課,可今日卻打發了一個太監通知一聲,實不是待大臣之道。”

朱祁鎮趕緊解釋“朕知道錯了,昨日朕得到訊息,河南賑災糧食不夠了,故此向太皇太後問計,並不是故意耽擱時間。”

聽到這裡李時勉的臉上竟是有些微的笑意,隨即又問了幾句。然後便不再糾纏了。

朱祁鎮這才鬆了口氣,有些人確實可以用自身的品德和學識塑造金身,這讓朱祁鎮都有些緊張的。

李時勉難得的多了幾句題外話道“陛下有此仁心,實乃天下之福。”

朱祁鎮道“朕不清楚天下錢糧之數,鬨了笑話了。”

李時勉道“陛下想要知道天下錢糧之數,自當問戶部,而欲知天下錢糧的細數,可檢視黃冊。”

“黃冊?”

“太祖時期的魚鱗圖冊,將天下賦稅,土地,都一一納入,以此征調差役,征收賦稅。每十年重新編撰。”

朱祁鎮吃了一驚,這完全是人口普查啊,立即問道“黃冊在那裡?”

“南京後湖庫,可惜的是,自洪武之後黃冊就徒具其形了。”

朱祁鎮到冇有那麼悲觀,道“不論怎樣,看看再說,畢竟如今距離太祖時期,不過是三十多年,不至於一點用處冇有,真覺得應該將黃冊遷到北京,愛卿以為如何?”

不過想了想還是算了,或者說如今終究有些問題無法說得清了,還是暫罷,等到真正能做主的時候再說吧。

“既然陛下今日來了,那還請接著上課。”

於是朱祁鎮再次放下心中所想。

上課!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