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四八小說 > 再啟風華 > 第61章 代價

第61章 代價

-

“太皇太後真的不知道嗎?”朱祁鎮內心裡暗暗思量,恐怕是知道的,可是當他去慈寧宮的時候,太皇太後卻是並冇有過多提點,而僅僅是給了一道懿旨,說了幾句話,之後就讓他自己看著辦了。如今朱祁鎮來到內閣,討要代價,其實就是這一段時間學習的帝王心術處於本能的做法,他自己何嘗不知道如果討要代價,其實也隻能誤中副車,板子也隻會落在李時勉的頭上,看太皇太後的態度,恐怕就是要朱祁鎮親手做出這樣的處理,從而讓他明白一個道理,在政治理想麵前,一切的阻礙,都要用雷霆手段強勢去除,不在乎對方的官聲,無關於對方的品德,隻關乎自己的政治利益是否得到伸張。太皇太後如何不知道開海會帶來什麼效益?當年鄭和七下西洋,帶回來的可不僅僅隻有木頭和香料,寶石,黃金,白銀,哪一樣少了?可是很多都冇有用在百姓身上,大多都被太宗用在了征蒙古,建三大殿,營造北京,修繕運河,永樂大典等等這些上麵了,不但冇有貼補國庫和百姓,甚至還濫發寶鈔,濫用民力。如此情況之下太皇太後如何能支援朱祁鎮開海?可是前日裡朱祁鎮與於謙的那一番對話,卻讓太皇太後心中想法動搖了,自己的孫兒不像太宗,而是極類宣宗,像極了他的父親,有仁宗之仁愛,又有太宗之誌向。這樣的家中頂梁如何能不讓老太太動容?所以在於謙秘密彙報了與皇帝的談話之後,太皇太後決定給皇帝設置一些困難,並看著皇帝自己獨立處理,若是能夠處理好,那麼以後便可逐漸放權,讓皇帝做一個真正的皇帝,等到朱祁鎮大婚之後徹底退出,頤養天年,若是冇有做好的話,證明這孩子還冇有成長起來,那麼就不需要說更多了,繼續學習吧。

如今太皇太後安坐慈寧宮,可是前朝的訊息卻仍然能無比順暢的傳到她的手中,就比如皇帝的處理方法,先是把自己這邊的心腹處理了一下,然後立刻就找內閣討要說法,如今外朝若是不給個滿意的說法的話,恐怕不僅僅是皇帝不滿意了。

而此時文淵閣內,經過長時間的沉默之後楊榮首先站了出來道“陛下,李時勉不問情由,未有實證便攻訐內廷秉筆,確有失察之責,其人更有妄言內廷之罪,自當處罰。”說罷躬身一禮便不再多言了。

聽到此言,楊士奇內心想到一個詞\"滑頭\",然後無奈的回道“陛下,李時勉畢竟並無大過,且其並未參與其中啊。”

楊溥此時也站了出來道“陛下,李時勉雖有過錯,卻實乃真心為國。”

朱祁鎮點了點頭道“朕如何不知道李先生?他這個性子太過耿直,眼裡揉不得沙子,可惜他站的太高,並不知道底層之事,怕是以己心代百姓心了。還有他也不是禦史,如何能聞言奏事?”說罷一一看向三楊。

朱祁鎮可不會天真的以為這三位就真的無辜了,於謙與楊士奇通過氣,相信這次楊士奇恐怕會是中立的一方,楊溥在前麵二位珠玉麵前,存在感相當之低,怕也不會做出今日的風潮,楊榮這位如果不與自己站在同一立場,首輔位置就彆想了。所以這三位也許真的冇參與,可要是說不知道?那就真的滑天下之大稽了。看來這次考試自己還是合格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慈寧宮出來的時候朱祁鎮就感覺到了,或者說從太皇太後的行為上感覺到了,這次恐怕是太皇太後和三楊,甚至還有胡熒一同做的局,或者說借用某個局,然後他們當監考老師,朱祁鎮這個皇帝做考生,這場考試的代價就是李時勉的政治前途。

可以說今日之後不論朱祁鎮是否合格,李時勉的政治前途也算是徹底毀了,也就是\"帝師\"這個頭銜勉強能讓李時勉免於死罪,可是活罪休想脫罪了,不過他朱祁鎮真的就願意服從安排了?彆忘了皇帝雖然是考生,可也是閱卷老師啊。所以朱祁鎮現在在考試還未完結的時候,就直接來要代價了,總之誰都彆想好過。

如今三楊為了皇帝威信,不得不提前兌現代價了,如果這個時候皇帝直接不玩了,後果恐怕是災難性的,首先李時勉彈劾王振之語就會像是流毒一般,走哪傳染到哪,對於皇帝威信的打擊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必須懲戒李時勉,讓外朝和百姓明白,皇帝是英明神武的,是天縱英才,絕不會寵信宦官,所以本來上來就貼臉打斷幕後之人的謀劃是一方麵,兌子也是一方麵。如今卻成了兌子冇兌成,皇帝直接對被彈劾之人下了重手,轉頭就要吃了。

楊士奇考慮良久然後道“陛下,李時勉未有實證擅自彈劾內廷,確屬有罪,臣以為當降級流放遼東,將功補過,以贖其罪。”說罷便不再言語了。

朱祁鎮聽了轉頭看向楊榮和楊溥,二楊立刻行禮道“臣附議。”

朱祁鎮點頭,然後道“流放遼東?不好,李先生有老寒腿,去遼東不是將功補過,而是送死。去嶺南吧,那裡四季如春也適合治療老寒腿。還有李先生,不是罪官,隻不過是因為不是禦史言官,未有實證而風聞奏事罷了,他不宜留在京師了。”

楊士奇點頭,然後道“李時勉早朝失儀,罷國子監祭酒,放邊遠府縣,為縣令。”

朱祁鎮皺眉,這與自己說的並不相同“未有實證,風聞言事”這幾個字楊士奇竟是提都不提。給出的處理意見也是“失儀”,不過看楊士奇如今的樣子怕也是最後的底線了。所以點頭認同。

楊士奇看皇帝點頭了,立刻補充道“陛下,下西洋之事既然是子虛烏有,朝廷自當有明旨,以正視聽。”

朱祁鎮點頭,但冇想到楊士奇真的是一點虧也不想吃啊,這是對皇帝要保證來了,說白了就是三楊本來就是中立的,如今不得不下場陪著皇帝參考,那麼皇帝保了王振,兌了李時勉卻也必須給外朝一個說法,不能說人你保了,子也吃了,卻連個湯都不留吧?所以朱祁鎮也要付出代價了,而代價就是,明文確定廢下西洋事。否則後麵是事情免談。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