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四八小說 > 再啟風華 > 第16章 真相

第16章 真相

-

於謙,洪武三十一年生,永樂十九年進士,而今正是年富力強的年歲,如今已是一地巡撫。

不過現如今的巡撫和後麵的巡撫並不相同,屬於中央委派的監察類官員,而不是後來的地方首腦,現如今的地方首腦仍是,佈政使、按察使和衛指揮使;政法軍三權分立,而巡撫則是中央臨時委派的巡查禦史擔任,事畢即還;可以算得上是省部級高官了,三十餘歲的年紀就已經是省部級了,不管怎麼說都是年輕了。

朱祁鎮有時也忍不住的想要調查一下,甚至是重點關注一下,可是想了想,拔苗助長未必好事。

有些時候人的經曆不同其行事風格和性格也會有所不同,不如等到錦衣衛反饋回來,到那時纔是瓜熟蒂落之時。再一個,而今朱祁鎮所行使的權力其實是假借太皇太後的威勢,如果現在就關注和提拔於謙,真不一定算是好事,不如等親政的時候,那個時候想必於謙已經無乾擾的經過多年曆練,相信那個史上留名的於少保必然也會在他的手下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輝。

“孫兒”太皇太後說道,“我今兒再給你說一個案子。”

“祖母請講,孫兒聽著呢”朱祁鎮立刻回覆。

太皇太後點頭,然後道“去把呂整的卷宗拿來”王振立刻道“是”不過片刻就帶著一卷文書,正是呂整的卷宗。

朱祁鎮先翻看卷宗,卷宗是兵部文書,呂整的履曆也在其中,呂整是靖難功臣二代,不過祖上該是冇啥太大的功勞,內容則是呂整在擔任山西都指揮僉事時有幾十個韃子騎兵來降,呂整殺之報功,兵部複覈的時候認為其殺降冒功,因為頭顱之中有女子。明朝時期,軍隊報功跟咱們現在不同,那個時候報功是需要拿證據的,什麼是最有力的證據?肯定是敵人的腦袋,一場戰役升級後怎麼誇功?將敵人的腦袋築成京觀!就是將敵人的腦袋壘成金字塔狀,除了震懾敵人以外就是誇功了,雖然血腥殘忍,但是好用啊,尤其是胡人,畏威而不懷德,你厲害他怕你,你笑眯眯的,不定什麼時候就給你一刀,所以直到滿清都還在玩這一手。

所以兵部就有了一套專門辨彆功績的手段,比如用石灰醃製,就是最普遍的防腐手段,而且因為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漢人和蒙古人的髮型,麵容輪廓,牙齒也各有區彆,所以對於漢蒙之間的辨認方法邊軍和兵部都是有各自的手段的,事情就出來了辨認首級上,經兵部複覈,和各種證據確認,首級之中有女人,其中七顆被確認為女人。

不過,對於朱祁鎮而言,卷宗上的證據描述之類的是看不懂的,但是卻有一種證據確鑿的感覺。

“看完了?”太皇太後問道。

朱祁鎮回“看完了。”

“可看出了什麼?”

“這個呂整不像是被冤枉的,即便不是殺降,也有虛報軍功的嫌疑。”

“就看出這麼多?”太皇太後再次問。

朱祁鎮一時也有些不明白了。

太皇太後說道“人都說,皇帝日理萬機,明察秋毫,可也僅有太祖皇帝坐到了日理萬機,太祖以後再無誰能夠做到了。必然需要臣下分擔。皇帝每天處理的事務是有限的,你覺得一個幾十顆人頭的事情,牽扯一個都指揮僉事,這樣的事情我為什麼要你看,這樣的事都有流程的,何必特地拿來要讓你看呢?走流程不就好了?所以你要想,為什麼下麵的人要給你看這個?”

朱祁鎮聞言開始思索,都指揮僉事看似不大,但也不算小了,正如太皇太後所言,內閣之中有張輔這樣的軍中大佬,還有三楊,胡濙這樣的政道高手,對於這樣的事情早就有了慣例了,為什麼要特地的報上來?他們意見不合?

想到這裡朱祁鎮再次的翻看起了卷宗,首先確定了,兵部。這個案子是兵部發動的。

按說天下兵馬其實都是由五軍都督府管轄,但是而今兵部逐漸權大,一直在侵奪五軍都督府的職權,彆的不說,僅僅是這次的整頓天下兵馬,就是兵部主導,五軍都督府與都察院聯合辦理。

可以說五軍都督府開始有著向養老機構變化的趨勢。

這難道是一次職權衝突?畢竟誰都不願意心甘情願的交出權力的。

或者說呂整後台極硬?是靖難功臣?還是張輔?兵部已經將人鎖拿下獄張輔覺得懲罰過重?

隨後就將這些想法告訴了太皇太後。太皇太後冇有過多解釋,而是說道“所以,報到你這裡的案子,你要知道三重真相;一,這件案子的真相;二,為什麼這樣有著慣例的案子能夠報上來;三,就是你要的是什麼樣的真相?這樣的事情你自己去查清楚吧。”

朱祁鎮一時迷惘,問道“孫兒該如何查?”

太皇太後說道“錦衣衛沈指揮使,也是靖難之後,隻不過做事不精細,我已經將他調任五軍都督府了,這錦衣衛指揮使你就找個人來擔任吧。”

朱祁鎮想了想道“石璟如何?”

太皇太後道“石璟這孩子是不錯,我朝也冇有明文條例限製駙馬,不過曆朝曆代都是如此,你要想提拔他,將來許他帶兵就行,錦衣衛就不要交給他了,恐怕他玩不過那群老狐狸,最後反而是害了他。”

朱祁鎮點頭,錦衣衛不做事還好,一旦做事那就基本冇啥好下場,而不做事的錦衣衛指揮使,又要之何用?

石璟此人資料朱祁鎮手上就有,是員悍將,也粗通文墨,說不上文武雙全,但是領兵打仗卻也是冇問題的。隻是年紀上還需要磨礪磨礪。

朱祁鎮說道“孫兒明白了。”他看太皇太後不再說話再次問道“祖母,瓦剌的事情不說一說嗎?”

太皇太後皺眉,然後瞥了一眼王振,王振頓時感到全身上下冷颼颼的。

太皇太後再次看向朱祁鎮,說道“有些話我不得不告誡你,太宗五次北伐,想要清淨胡塵,可結果如何?天下府庫為之一空,百姓陷於轉運之苦,然後呢?人死政銷,草原之上,依舊是此興彼衰,無有終止。以太宗之英明,唯此乃為大誤。王振等人,常年居於宮中,隻見到了赫赫兵威,哪裡見到了那被河水東流一般用掉的民脂民膏?而今你父親新去,天下隱患四伏,哀家兩月之內數次調整五軍都督府,賞賜過三,為的什麼?將來的事情我管不了,可隻要我還活著一日,那就一日不要提草原之事。”

朱祁鎮見此趕忙道“祖母,孫兒並無妄想之念,隻是北虜乃我國朝大患、死敵,孫兒豈能無視?總要問個明白的。”

“這事你自己去查吧,錦衣衛不都給你了?”太皇太後臉色稍緩,不過內心也是一陣無奈,這個孫兒看起來百依百順,可內心極有主見,活脫脫的又一個宣宗皇帝,但是宣宗皇帝那是跟在太宗身邊一點點鍛鍊出來的,這個孫兒,看著朱祁鎮太皇太後內心也不知道他會把大明帶向何方。

對於皇帝來說,不能不聰明,可是太聰明瞭也讓人擔心。很多大錯,都是聰明人纔會犯的,所謂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說的就是這種人。就比如隋煬帝楊廣,那是極為聰明的,可結果好好一個盛世給玩冇了。

這事兒也就這樣過去了,朱祁鎮也絕口不提草原之事,用過飯後又呆了一下午,這纔回到乾清宮,朱祁鎮一個人陷入了深思。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